“立冬打雷”代表什么
“立冬打雷”,一般意味着“要反春”,而且多半会出现下雨的天气。民间流传着“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具体解释如下所示: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若是降水多了(打雷了,通常都要下雨的),那不是意味着春要来了,但现在是立冬,所以“立冬打雷要反春”。
立冬的习俗都有啥
1、祭祀古时候,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少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人们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2、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时间,被绍兴人称为“冬酿”,这是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人们通过酿黄酒祈求福祉。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3、吃饺子
在吉林,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有些地方要吃倭瓜饺子,夏天买的倭瓜经存放后做饺子馅,味道既与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蘸醋加烂蒜吃,别有一番滋味。